校園雕塑_耐候鋼景墻雕塑案例分析
2023-08-04 來自: 南京皓銳雕塑藝術有限公司
建 黨百 年之際,一件耐候鋼景墻雕塑悄然在上海大學延長校區內落成。作品名為“文有上大”,是為了紀念那段屬于上大的“覺醒年代”,雕塑由上大設計院義務設計。 以下我們將分兩個部分來解讀這件雕塑,一是耐候鋼景墻雕塑的設計構成;二是耐候鋼景墻雕塑落成后的積極影響。
雕塑長12米,高2.2米,采用8mm厚耐候鋼板切割焊接而成,耐候鋼景墻雕塑由建筑和人物兩大設計元素構成。建筑從左到右分別取自上海大學青云里校舍、上海大學西摩路校舍建筑、大沽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遺址;人物從左到右分別為蔡和森、張太雷、施存統、俞秀松、高君宇,其中有四位都曾是老上海大學的在校師生。
耐候鋼景墻雕塑的落成對于所在環境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環境場地原是一個露天停車場,停車場與道路中間缺少景觀隔斷,而耐候鋼景墻雕塑的落成起到了分區和環境美化的效果。同時由于雕塑設計元素溯源上海大學的歷史、致敬這座“紅色校園”的出來的早期革命家,因此站在“文有上大”耐候鋼景墻雕塑前,老上海大學篳路藍縷的革命征程歷歷在目,老上大的崢嶸歲月和奮斗精神,必將永 遠激勵來者“自強不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另附耐候鋼景墻雕塑車間生產圖景(上圖)。耐候鋼雕塑的銹色氧化需要一個時間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耐候鋼會發生不同明度、純度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