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雕塑
2018-10-22 來自: 南京皓銳雕塑藝術有限公司
寧波雕塑建設自2001年2月市城雕辦成立以來,不斷調整著“步伐”,進行著適合自己的嘗試。嘗試通過民俗題材解讀寧波風情、講述寧波故事;嘗試通過歷史文化作品展現寧波底蘊;嘗試以現代藝術風格作品體現寧波精神。業內人士說,現在寧波的城雕“能講故事了”,本土名人、民間傳說、歷史事件等題材漸漸在城雕上得到了體現,寧波的歷史底蘊初步得到挖掘。
大運河寧波段世界遺產標志性雕塑
大運河寧波段世界遺產標志性雕塑工程于2015年8月正式開工建設。經專家研究決定,7個大標志性雕塑分別安置于三江口、剎子港、慶安會館、丈亭、慈江大閘、斗門新閘(馬渚鎮)和西橫河閘。位于三江口的雕塑,是其中體量zui大的一個,占地面積12平方米。整座雕塑以巨錨造型為創作元素,雕塑鑲嵌世遺標識,采用耐候鋼材質,在深紅的鋼質表面鐫刻水浪的紋樣,述說著寧波古運河歷史文化的傳說,棕紅的銹色體現了寧波港口悠久的歷史,整個設計體現了寧波運河文化遺產的文化內涵和獨 特特征。
國醫館《中醫藥文化》鑄銅群雕
《中醫藥文化》鑄銅群雕于2017年5月8日正式在寧波國醫館前落成開放。雕塑群由5座栩栩如生的中醫藥師工作場景銅雕像組成,“中醫藥師”們篩藥、稱藥、碾藥、熬藥、開藥 方一個個忙得不亦樂乎。zui高一座雕像為2.2米,其余在1.5米至2米之間,寬在1米左右,向人們展示了我國中藥配制的主要流程,也展示了寧波中醫藥文化的源遠流長。
明朝大儒方孝孺雕像
2015年11月6日上午,高6.25米的明朝大儒方孝孺雕像落戶其寧海老家———大佳何鎮溪下王村。方孝孺是明初著 名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是中國歷代知識分子中第 一等人物。
寧波市地鐵一號線沿線雕塑文化墻
寧波地鐵一號線沿線雕塑文化墻于2013年底完工。雕塑文化墻包括梁祝站、西門口站、鼓樓站、東門口(天一廣場)站、江廈橋東站、福慶北路站六個站點,雕塑主題分別為風雅梁祝、故城書韻、憑樓倚月、江廈天下、東城脈動和璀璨新城,由寧波大學、清華大學聯合設計。六個車站雕塑文化墻的方案設計,體現了“一站一主題”的設計理念,充分運用綜合材料及現代藝術形式,同時映射地面主要歷史文化古跡,很好的體現了寧波歷史文化特色和當代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時代精神。
寧波書城但丁雕像
2011年10月20日但丁雕像落戶寧波書城。但丁雕像由青銅制成,按照原像——坐落于佛羅倫薩市市中心的圣十字教堂前的但丁像1:1的比例模造,是原像的第 一件復制品,裸高4.35米,重約3噸,該雕像為佛羅倫薩市政府贈與。
寧波北侖戚家山街道戚繼光大型雕塑
2009年7月19日戚繼光雕塑在北侖戚家山街道落成。雕像臺基八角形,基座為正方體,寓意“四面八方”,象征將軍為抗倭四方奔走,贏得八方景仰;基座長寬高各3米,相加為9,寓意長治久安。雕像主體青石制作,高達7米,寓意將軍七尺男兒。整個雕塑造型面朝東北方,身披盔甲的將軍凝重肅穆。
寧波梁祝文化公園梁祝化蝶雕塑
梁祝化蝶雕塑位于繁花似錦、綠草如茵的音樂廣場中,聳立著一座高大潔白的梁祝化蝶雕塑,遠看形似一只翩翩起舞的大蝴蝶,近看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相依相擁,飄 飄 欲 仙化蝶的形象.雕塑線條優美流暢。
寧波院士雕塑園
寧波院士雕塑園坐落于寧波高教園區,擁有一 百多座寧波籍兩院院士雕像,包括童第周等寧波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005年7月正式對游客開放。
鎮海寧波幫文化公園寧波幫浮雕墻
浮雕由“三江起源、華夏創業、走向世界、報效桑梓”四組兩面組成,主要反映了寧波商人的艱苦卓絕的創業歷程、誠信務實的商幫精神、震驚全 球的輝煌業績和愛國愛鄉的感人情懷。
市區三江口“遠行”鑄銅雕塑
“遠行”雕塑反映了近代寧波商人告別三江父老,奔赴異國他鄉謀生經商、開拓事業的歷史場景。由多個青銅材質的人物單體雕塑組成,體現寧波兒女不懈奮斗、無私奉獻的人文精神。
寧波慈溪楊梅仙子雕塑
1996年,“楊梅之鄉”要建造一座具有慈溪文化標志的雕像;1997年一件出自中國美院雕塑系副主任翟慶喜之手的“楊梅仙子”雕像落戶楊梅大道;2015年矗立近20年后“楊梅仙子”微城市發展讓路。如今“楊梅仙子”雕像已遷往楊梅大道與南三環交叉口的東北側。
千年商埠的禮物 韓國大邱市贈送寧波的蘋果雕塑
兩個不銹鋼蘋果,在藍天、綠樹的映襯下格外亮眼,鏤空的設計將甬江的風景勾勒得更加細膩。這件蘋果雕塑是2013年韓國大邱市送上的特殊禮物———足足有4米高的蘋果雕塑。
寧波機場雕塑
2016年12月寧波19個城市出入口的景觀提升工程已經基本完成,此次城市出入口景觀提升工程以“詩畫江南、彩化寧波”為總設計概念。圖為寧波機場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