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石刻、名人雕像、9668號小行星…皓銳雕塑和你話天涯
2019-03-22 來自: 南京皓銳雕塑藝術有限公司
zui遠的地方原是叫天涯(古崖州),丁謂、趙鼎、東坡先生…都曾到此一游(流放至此)。至于崖州變身“天涯海角”過程是這樣的:很久很久 以前(清雍正年間),有一個崖州知州叫程哲,他在海濱巨石上題刻“天涯”;再有王毅(民國瓊崖守備司令)鐫刻“海角”;zui后郭先生(郭沫若)也來湊個熱鬧,自此便有了“天涯”和“海角”。今日皓銳雕塑話天涯,絮崖州巨石、名人塑像和一顆天涯海角之星。
巨型石刻:任他風起云涌,我自巋然不動。
天涯海角風景區矗立著很多花崗巖巨石雕刻:天涯石、海角石、日月石、海判南天石…個個都是高峻雄奇、頂天立地。
其中海判南天石為zui早題刻,是在清康熙五十三年,三位欽天監欽差奉康熙皇帝諭旨在下馬嶺海邊題刻海判南天石刻,以此為中國疆域的天地分界處。
"南天"指的是太陽所行區域;"判"是一剖兩半之意;"海"則指南海。
歷史名人雕塑園
天涯海角歷史名人雕塑園里有數十位歷史名人的雕像,他們都與古崖州有著某種千絲萬縷的關系,每一尊名人雕像背后都有一段或精彩或悲壯的故事,他們凝固的身影伴隨著不息的濤聲矗立在天之涯海之角,無聲地詮釋著這片土地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抗金名相,岳飛之師—趙鼎:1138年,南宋朝廷迫于金國的軍事壓力,很多人都主張割地求和,但趙鼎堅決反對以秦檜為首的投降派的賣國行徑,遭到了秦檜的忌恨。秦檜當上宰相后,對趙鼎采取了瘋狂的報復行為,不斷捏造罪名,將趙鼎一貶再貶,zui后流放到吉陽軍(今三亞)在吉陽軍,秦檜仍要謀害他。為免拖累家人及朋友,趙鼎自撰墓銘“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絕食而死。
六渡東瀛,律宗之祖—鑒真大師:唐天寶七年(748年),鑒真率弟子和日本遣唐僧等一行人自浙江紹興第五次東渡日本,但在海上突遇臺風,漂流天來到海南振州也就是今天的三亞登陸,滯留一年多之久。鑒真在振州滯留期間,并不因海難而消沉,也不因置身天涯而愁苦,而是泰然處之,熱心于佛教文化的傳播。他與弟子為當地修建大云寺佛殿,傳經授典,“講律度人不歇”,傳播了中原文化,開化了當地世風,成為開拓海南文化教育的先驅,影響久遠。
上接文莊,下啟忠介—鐘芳:鐘芳原籍瓊山縣,明代著名的學者、政治家,是一位在明代當過文官、武官、法官、學官和財官的著名人物。鐘芳學識博而精,一生著述甚多,涉及文學、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醫術、體育、軍事等方面。他寫的《春秋集要》、《學易疑義》被選為考生必修的書目。清朝將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四庫全書》。他的著作還有《小學廣義》、《皇極經世圖》、《續古今紀要》、《崖州志略》、《養生紀要》、《筠溪先生詩文集》、《讀書札記》等。鐘芳是海南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標志,確是“上繼文莊(丘浚),下啟忠介(海瑞)”,具有承先啟后的作用。
一身功績歷三朝,巾幗英雄第 一人—冼夫人:冼夫人本是廣東高州人,名叫冼英,嫁給高州太守馮寶,在統一嶺南之后,請命梁武帝 “重置崖州”,結束了自東漢后,中原政府對海南島控制名存實亡的狀態,成為歷史上對海南zui具貢獻的名人。冼夫人生活在南北朝的梁朝、陳朝和隋朝三個時期,她不僅是嶺南地區的百越女首領,更在歷史大變革中,積極維護國家統一,被梁朝冊封為“保護侯夫人”、陳朝冊封為“石龍郡太夫人”,隋文帝冊封她為“譙國夫人”。在她的治理下,嶺南地區維持了多年的長治久安。因她維護祖國統一和促進民族團結的顯赫功勛,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總理盛稱她是“我國歷史上巾幗英雄第 一人”。
提倡西沙群島開發第 一人,戊戌君子林纘統:林纘統,清末舉人,與梁啟超同為受業弟子,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公元1895年)入京會試,參加康梁等人組織的公車上書和百日維新,為戊戌變法的骨干成員。變法失敗后,林纘統潛回海南,被清廷追革了功名,但他不忘忠心報國,多次同友人到萬寧、瓊海等地召集商家議事,籌劃開發西沙群島,被贊譽為“華夏開疆之幸事”。他是我國提倡開發西沙群島的第 一人。他為海南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烏泥涇被,百年不衰;淞江棉布,衣被天下—黃道婆:黃道婆,出生于宋末元初,十歲左右被賣給人家當童養媳,后來隨船至崖州。在封建社會,一個從未出過遠門的年輕婦女只身流落異鄉,人生地不熟,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但是崖州淳樸熱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黃道婆的不幸遭遇,并接受了她,讓她有了安身之所,還把當地的紡織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黃道婆聰明勤奮,虛心向黎族同胞學習紡織技術,并且融合黎漢兩族人民的紡織技術的長處,成為一位出色的紡織能手,在崖州大受歡迎,和黎族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黃道婆在三亞黎族地區生活了近30年,但始終懷念故鄉,于元朝元貞年間,從崖州返回故鄉烏泥涇(今上海徐匯區)。黃道婆返鄉后,一邊教家鄉婦女學會黎族的棉紡織技術,一邊又著手改革出一套新的紡織工具。經過她數年的努力,一時“烏泥涇被”不脛而走,附近上海、太倉等地競相仿效。這些紡織品遠銷各地,很受歡迎,很快淞江一帶就成為全國的棉織業中心,歷經幾百年久而不衰。
生于國家多事之秋,義不與檜等共戴天—胡銓:江西廬陵府人(今江西吉安人),南宋兵部侍郎,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愛國名臣。金兵渡江南攻時,他力主抗戰,募招義兵保衛鄉里。他因與趙鼎一樣極力反對秦檜與金人議和,并擲書皇上請斬秦檜,被秦檜唆使宋高宗將他一貶再貶至吉陽軍(今崖州),秦檜死后,胡銓始得北歸。
稱萬古之良相,為一代之高士—李德裕:唐代宰相,今河北趙縣人,曾兩度為相。唐宣中大中二年被貶為崖州司戶,次年正月抵達。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正月卒于貶所,終年63歲,逝后被封太尉,贈衛國公,這時的崖州在今??诘沫偵健T髟姟兜茄轮莩亲鳌罚邯毶细邩峭劬?,鳥飛猶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相傳李德裕有后裔流落在??诃偵揭粠?。從隋代到元代共有49位宰相級官員被貶至海南,李德裕是其中的代表。他的詩詞“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成為被貶官員的代表性心態寫照。李德裕在海南島謫居期間,居住在當時唐代的古崖州州治,即在今海口瓊山期間,雖身處逆境,仍不忘著述立說,獎善嫉惡,熱心傳播中原文化,對海南島文化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谖骞魧⑵淞袨?ldquo;五公”之一加以紀念。
天涯海角星雕塑
1997年6月3日夜晚,國家天文臺河北興隆觀測基地的天文觀測者們發現了一顆小行星,臨時編號1997LK。2002年 2月14日,國際小行星中心正式授予永 久正式編號第9668號。2006年11月,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準,國家天文臺將這顆國際永 久編號為第9668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天涯海角星。為了紀念它,2008年在此樹立了天涯海角星紀念雕塑。
雕塑主體為不銹鋼制作,采用古代天文儀器渾儀、赤道經緯儀的形象特征,融入天文學元素,雕塑的三個圓弧分別代表“子午環”、“赤緯環”、“赤經環”;雕塑中心的這顆水晶制星體代表遨游在浩渺宇宙中的“天涯海角星”,反映它包含于浩渺無邊的宇宙之中;雕塑廣場采用了周易的八卦形式,雕塑底座半弧形地球突出中國地圖中的三亞位置,表明廣闊的祖國版圖中三亞這顆美麗璀璨的南海明珠與宇宙中那顆耀眼的 “天涯海角星”相交輝映;水池的周邊地面布置著24只蟾蜍雕像,代表天球赤道坐標系中赤經環的 “24時”刻度和中國農歷的24節氣,意為天地合一、萬物繁榮的喻義。